主编温静导读:日前,腾讯视频、爱奇艺、芒果TV、优酷均将微短剧升级到战略地位,引发业界对“长剧消亡”等话题的诸多热议。事实上,长剧始终是长视频平台构建护城河的战略支点,长剧在长视频生态中具有不可替代性。
主编温静导读:日前,腾讯视频、爱奇艺、芒果TV、优酷均将微短剧升级到战略地位,引发业界对“长剧消亡”等话题的诸多热议。事实上,长剧始终是长视频平台构建护城河的战略支点,长剧在长视频生态中具有不可替代性。
来源:传媒内参
“做微剧是爱奇艺的增量业务,不是转型,不是我们不做长剧了转成微剧,可以理解为又多了微剧一个品类。”爱奇艺CEO龚宇表示。
日前,腾讯视频、爱奇艺、芒果TV、优酷均将微短剧升级到战略地位,引发业界对“长剧消亡”等话题的诸多热议。事实上,长剧始终是长视频平台构建护城河的战略支点,长剧在长视频生态中具有不可替代性。
越来越高的“弃剧率”
“近几年全世界人民的注意力和关注时间都在迅速缩短。我看到不同统计口径下,注意力从十年前的2分钟到了现在40多秒。对影视来讲,我们要随着时代、环境的变化,做出相应的变化。”龚宇坦言。
随着观众观剧习惯的改变,观众对长剧的容忍度越来越低,弃剧率越来越高。数据表明,用户平均注意力时长已从10年前的2分钟锐减至40 秒。长视频用户前五集弃剧率超50%,完播率仅20%-30%。
此前,优酷副总裁谢颖也曾指出,长视频用户前五集的弃剧率高达50%,整体完播率仅在20%-30%之间。
长剧弃剧率越来越高的同时,微短剧用户规模迅速增长,据《2024中国网络视听发展报告》,微短剧用户规模已突破5亿,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到72分钟。2024年,网络视听新的细分应用——微短剧的用户规模达到6.62亿人,半年增长率高达14.8%。仅半年时间,独立微短剧App应用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从90分钟增长至101分钟,追平即时通讯。
此外,微短剧上大屏也成为常态。广电总局出台一系列政策以规范微短剧行业有序良性发展,重点提出要推动大小屏深度融合、协同发展、共进共赢,强调了要推动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在电视大屏播出。
据中国视听大数据(CVB)统计,至2024年11月,已有30余部微短剧在全国省级卫视播出,收视规模超5亿户次,千万级别观众规模剧片占比48.3%。
2025年一季度,有53部微短剧登陆卫视频道,收视户次超过4.6亿,接近去年全年微短剧大屏收视户次的73%。
长剧“弃剧率”越来越高不是偶然,当前,影视行业正从“规模扩张”转向“效率优先”,倍速观剧与市场机制共同推动内容生产进入“精耕细作”时代。长剧“弃剧率”攀升,本质上是用户用脚投票的选择。
避免“为短而短”
此前,一则“优酷将剧集集数限制在12集以内”的消息掀起波澜,尽管优酷方面回应并非“一刀切”,但长剧集数缩减趋势愈发明显。
据CVB统计数据,2024年的首播剧平均集数降至33集,2025年一季度降至30集,体量缩短趋势明显,其中8集的《我的阿勒泰》、18集的《灿烂的风和海》等剧集以紧凑的节奏、电影级的质感打破长剧集时长注水的问题,获市场认可,前者赢得豆瓣8.9的高分好评,全剧收视率达2.625%,带动拍摄地旅游人次同比增长70.1%。
在市场、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叠加下,诸多传统影视公司也积极投身微短剧集市场:
柠萌影视作为能连续推出长剧续集并打造爆款的公司,储备的《三十而已2》《问心2》等系列剧,有望借助高口碑IP巩固和扩大其在长剧市场的份额;华策影视2024年推出了《寻宋》《我的归途有风》等7部微短剧;
慈文传媒披露,目前有4部微短剧正在制作中;欢瑞世纪方面则表示,将结合公司精品剧集制作及艺人经纪业务的优势,公司将加大对于短剧、互动剧等新的内容形式的投入,实现精品化和规模化生产。
事实上,无论是长篇巨制还是精品短剧,决定其能否脱颖而出的核心要素始终是内容创作的能力与深度。在时间成为稀缺资源的时代,长剧与短剧的竞争本质是“内容价值密度”的较量。
长剧与短剧的分化趋势或将持续深化,但两者并非“非此即彼”的零和博弈,而是共同推动剧集市场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从剧集体量来看,长剧创作“向短而生”已成为趋势,剧集体量持续瘦身,轻量化叙事正在赢得市场。在短视频、即时娱乐的冲击下,长剧的“时间沉没成本”成为观众决策的核心变量,若长剧无法提供远超时间投入的“情感回报率”,观众将转向更高效的内容消费模式。
长剧“短化”的本质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内容革命,其核心在于用更高效的叙事方式传递更深刻的情感价值,只有避免“为短而短”的功利化操作,回归内容创作的本质,才能实现长剧在短视频时代的突围。
长剧仍是核心业务
剧集、综艺和电影作为三种不同的内容品类,在制作方式、覆盖受众以及内容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。一段时间以来,相对电影和综艺的落幕,作为覆盖面最广、影响力最大的大众艺术形式,长剧集市场表现可圈可点。
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曾感慨,“在最艰难的时刻,是剧集拯救了行业,拯救了爱奇艺。”腾讯公司副总裁、腾讯在线视频首席执行官孙忠怀也曾表示,“在腾讯视频的所有内容品类中,剧集仍然是核心。”
近年来,视频网站对剧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,视频网站自制剧占据较大比例,无论是贴近大众的现实主义题材,还是主旋律命题,视频网站着力打造更多类型的现实和国民性题材,以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。
目前来看,自制剧集已经成为视频网站重要的内容战略之一,而多元化题材和类型、精品化制作、高质量发展则是未来自制剧集发展的重要方向。
事实上,相较于短剧,长剧在内容承载力、艺术表达深度、用户粘性及商业价值等方面依然具有显著优势,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“长线叙事”实现“情感沉淀”与“价值延伸”。
从叙事冲突来看,长剧可通过多季连载、跨时空叙事突破单集时长限制,而短剧受限于碎片化,往往只能呈现“单点冲突”,难以构建复杂因果链;
从叙事功能来看,长剧具备“社会切片显微镜”的功能,通过长周期叙事解构人性复杂度,这种表达深度源于创作者对人性灰度的长期观察,而短剧为追求即时爽感,易陷入“非黑即白”的价值观输出,削弱艺术感染力;
从IP价值来看,长剧IP具备“文化货币”属性,可撬动衍生开发、品牌联名、文旅融合等长尾收益。相比之下,短剧因内容单薄,衍生开发往往局限于“IP同名小说”等浅层变现,难以形成跨媒介、跨行业的价值共振。
毫无疑问,在竞争激烈且多元发展的视频行业生态中,长剧始终是长视频坚定不移的战略核心,这是因为长剧所承载的深度叙事、宏大世界观构建以及精湛的影视制作水准,是其难以替代的独特优势。